馬祖的地名與與媽祖的關係可說是密不可分
大大小小的廟宇分佈在整個馬祖地區
而位在南竿的媽祖巨神像更是到馬祖必訪
因它是全世界最高的媽祖巨神像
來此可以由二個地方上山
一是由天后宮前的沙灘旁沿著路踩著階梯而上
另一條路就是我們走的了
車載我們到入山口下車慢慢走著石板路前行
比另一邊上山輕鬆多了(怕階梯)
原來這條路是知名的祈福坑道出口
大部分遊客都是由另一邊上這邊出
而我們是原路去原路回
再由車載我們至另一邊的天后宮
走了約20分鐘在看景聊天中不知不覺就到了
看到的第一眼只有哇 感嘆不已
真的好宏偉 對她真的只能仰望
媽馬祖巨神像由365塊花崗石建構而成
寓有「365日、日日平安」之意
媽祖巨神像原高度為28.8公尺
和馬祖四鄉五島總面積28.8平方公里相符
後來重新測量馬祖的實際面積為29.6平方公里
因此在便將媽祖巨神像加上避雷針讓其總高度為29.6公尺
座落於海邊山頭的媽祖巨神像
像乘著一艘巨船庇佑著馬祖的人民
建築內部因陽光照射而產生的線條陰影
讓我流連許久 不捨離去
站在這裡往下看可看到天后宮 等會要去的地方
來這裡除了看媽祖巨石像之外
這裡還隱藏了一個亮點
就是祈福坑道一定一定要看
坑道口光是這個神轎是否就夠特別的呢
原由是當初在建巨石像時發現了這條廢棄的坑道
就一起整理 因媽祖是信仰的神明
而有了鑽轎底的概念產生
要進入坑道必須鑽過轎底
怎樣 是否夠特別的呢 我是很喜歡
坑道裡讓我眼睛一亮
雖然不是五彩霓虹
題簡簡單的燈光 好有感覺
地上有各種魚類貝類的圖案
長長一條坑道不覺得陽剛
反而有種小家碧玉般的温馨感
應該也和顏色有關
走走走就會走到剛剛我們下車的地方
來時是走在坑道外 回時是走坑道內
不同的感覺通通收藏
出口
這條街聽說是這裡最熱閙的地方
但不要抱太多的幻想喔
繼光餅是一定要來一個的
烤的酥酥的夾上餡料真是好吃
矗立在中正國中大門前的馬祖之劍
是馬祖另一個知名地標 面對馬祖港
也就是馬祖天后宮的旁邊
【馬祖天后宮】是馬祖地區香火最鼎盛最氣派也是最知名的廟宇
根據傳說宋朝的林默娘因投海營救父兄
不幸遇難 林默娘的遺體隨海漂流至南竿島附近
被漁民打撈上岸 漁民感佩其孝心
將她葬在海岸邊 南竿後來因而被稱為「媽祖島」
日後改為馬祖也是馬祖地名的由來
馬港天后宮採宮廷式的建築風格
莊嚴肅穆庇佑著馬祖這塊土地的人民
是馬祖居民最重要的信仰
廟中供桌前方的石棺 相傳為媽祖葬身的墓穴
可以進去膜拜一番 因怕不敬就沒拍了
每根石柱上的石雕好精細
引人佇足細細觀看
遠處的媽祖巨石像
像站在船身望著前方海洋
庇護著這片土地
媽祖其實不止在馬祖
更在台灣很多地方
只是媽祖在馬祖這句話
好像更適合馬祖而已
很喜歡這片小小的沙灘
在這邊坐著吹風很舒服
不趕行程很放鬆
夕陽慢慢西下
看著海平面心裡很平靜
擁有難得的寧靜時光真好
雖然短暫但卻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