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竿除了芹壁村還有一個村莊「橋仔村」
這幾年也是在拼觀光 小小的漁村
看似沒有芹壁來的有魅力
但是這一點點大的地方卻擁有八座寺廟
是不是很奇妙 正因為這樣就會產生想去看看的欲望
離開了芹壁坐上車都還沒坐好就又要下車
馬祖的路都是上坡下坡幾乎沒有平路
一般來此都是騎摩托車比較多
沒有遊覽車 搭車的話都是要合車
天氣太好 遠方的天空和海一片藍
令人想大聲呼喊 真的好棒
下方看到的就是橋仔聚落
等一下再去現在要先去祭五臟廟
吃飯的地方路口也有廟
趁菜未上齊先拍一張不然等下不好意思拍
在馬祖三天每一餐的菜色幾乎一樣
淡菜必有 還有煎蛋
吃飽了 開始動一動幫助消化
走小路一直往下 看到漁村越來越近
真的和芹壁完全不一樣的味道
寧靜的午後 靜悄悄
只有海水拍打海岸的聲音在四周迴蕩
想要和芹壁一樣真的還要很大的努力
廢棄的房屋一樣看得到標語
回首來時路
橋仔漁村 位於北竿西北方的一座小村落
馬祖方言「仔」即為「小」因此名為「橋仔」
橋仔聚落昔日富漁鹽之利
曾做為對大陸商業的轉運港
客舟商旅往來期間人口超過千人
當時可說是北竿第一大村
也是北竿本島距離大陸福建最近的村落
因為以前從大陸不同的地方移民到這裡
帶來的神明就有百餘尊之多
後來就有八間廟 因漁源枯竭又兩岸動蕩不安
村民搬光光 形成神比人多的廟村
要去三合殿之前會看到一個水池造景(當天沒有水)
這二條魚是很稀有的深海魚「黃唇魚」
導遊說有村民捕到很大的黃唇魚
賣了幾百萬之多(不知是不是誇張)
村內有三座臨近的廟宇合稱「三合殿」
紅牆綠瓦,廟頂誇張高聳的封火山牆
是海上遠眺橋仔的鮮明目標
這三座廟位于左和右和下方才會合稱三合殿
但我們就只站在這裡聽著導遊講解
並未再往前跨幾步 其實我心裡是很想脫隊的
所以下方的廟和這二座廟的正面都無緣一見
往回走 看到這個才知前往大坵、高登也是在此搭船
這裡有座「橋仔漁村展示館」雖然規模不大
但裡面展示的舊時民生用具、捕魚工具與服飾
展場內展示早年馬祖地區的捕魚方式及漁具
還有部分的馬祖燕鷗生態及文化
是一個具有豐富知識性的場域設置
在裡面快速轉了一圈
我對門口這幾間石屋興趣比較大
這裡還有一個有名的小吃黃金餃
阿婆靠著一碗一碗的黃金餃
供三個孫子到台灣念大學
有來此的人都會來捧場
漸漸的打開知名度
用地瓜製成的餃子皮
裡面包著花生 芝麻糖
吃起來Q彈有勁 來上一碗
看著海面上的船隻在海面上搖晃
那種安安靜靜的時光好舒服
天氣晴朗對岸的黃岐半島清晰可見
高登 大坵乘船處
路邊一隅
沒有絢爛的光采 平平淡淡
但彷彿隱約又可以看見
其未來 可以從平淡中綻放光采